Nuke Blog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MENU

纪录片《铁路沿线》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的杜海滨,在一次外出采风时,手拿DV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群常年流浪在陕西省宝鸡市的铁路边上,依靠捡垃圾和偷窃为生的流浪者们。

这部名为《铁路沿线》的纪录片由此而生。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1张

     这群流浪者们,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其中最大不过16岁,最小的只有9岁。当他们面对镜头被问起为何在这里时,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无奈,有的父母离异无人管教离家出走,有的是因为打工被骗,除了无家可归外,更多的孩子是有家不想回,因为那个家已经无法容纳自己。

    影片记录了他们在铁路沿线流浪的生活,导演用几根香烟就让这群人放下戒备,随着不断的融入,这群孩子开始坦然的面对镜头。不知从何时起,在宝鸡,紧挨着城市的这条铁路线上,聚集了一群无家可归的人,常年生活在火车道旁,终日与垃圾为伴,相比近几年网上关注较高的三和大神们,这群孩子的生活环境更为恶劣,他们用捡来的锅炖着不知哪里弄来的面条,就算是一顿不错的午餐。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2张

      生活在这里,饿肚子对他们来说已是常态,更多时候,他们有着各种办法去“搞钱、搞吃的”,实际上就是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被附近保安殴打和欺负都已是常态,在他们眼中,这或许就是生存。有时候吃炖肉,在导演疑惑的询问下,他们不好意思的说,这是附近的阿姨看他们可怜,把肉送给他吃的,而一旁未参与孩子悄悄的告诉导演,其实这些肉都是偷来的。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3张

    随着拍摄的深入,导演开始更近距离的接触他们的生活。在影片中,抽烟是这群孩子认为的一种成熟的表现,虽然言谈中,在他们的脸上不时流露出本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沧桑感,用黑乎乎的手娴熟的点燃嘴里的香烟,如老烟枪一般吞云吐雾时,却仍然放不下另外一只手里捡来的玩具枪,自认已经踏入社会成年人行列的他们,言语中却时不时的透露出稚嫩话语。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4张

      沦落至此,更多不是他们自己真实的选择,其中也有人曾想过离开,却不知道去向何方。一段采访中,被问到将来如何打算时,仿佛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憧憬。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5张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6张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7张


      来自甘肃的小胖-孙岁雄,在面对镜头时,主动聊起了自己流浪的原因:他的生父一共结了三次婚,而他的母亲是第二任,因常年的家暴,母亲不堪忍受离开了这个家,留下尚未成年的自己,与另一个男人一起去了安徽生活。不久,孙岁雄的生父在一次打架斗殴中,将对方打伤,因害怕缠上官司,牵扯赔偿,打算逃离家乡。其生父出逃前,还将家里值钱的的粮食和驴都变卖一空,只留下十来岁的孙岁雄独自一人,和半袋子小麦及一小袋的面粉。孙岁雄的生母得知此事后,只好将其接到安徽,但是继父对他并不待见,长期压抑的生活,使得处于青春期且叛逆的孙岁雄不堪忍受,决定外出打工。 而谈至此处时,远处一辆突然驶来的列车,打断了这次采访。在轰隆隆的列车声中,影片陷入长达三分钟的“沉默”。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8张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9张

      如同时代的车轮碾过一般,在轰鸣的列车旁,一张时而麻木,时而彷徨的脸,不知该看向哪里。从一闪而过的伤神,迷惘,对火车嘈杂声的焦躁,又一瞬间陷入的思考和回归现实,迷惘中不断寻找眼睛该放的位置。导演杜海滨在列车驶来时,应是出于职业敏感,未曾按下停止键,这一组镜头也堪称整部纪录片的神来之笔。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10张

    这群孩子的未来会怎样?我作为观众是非常好奇的,好在导演也是如此,在影片的结尾,也就是时隔近大半年之后,导演再次来到这个地方,采访了他能联系到的两个流浪者。当初那个手里拿着玩具枪,别人口中的小龙哥,如今已被当地一个警察家庭收养,在接受采访时,脸上挂着微笑,开心的告诉导演,他如今也是宝鸡人了。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11张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12张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13张

    而那个在火车驶过声中,陷入沉默的孙岁雄,似乎也像变了个人一样,与前来寻找他的导演有说有笑,面对镜头脸上也有了一点自信,导演问起近况时,他却欲言又止.....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14张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15张


纪录片《铁路沿线》  第16张


     影片与2000拍摄,2001年获得中国首届独立映象展最佳纪录片和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用杜海滨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场即无准备又充满刺激的拍摄,用一种平视的眼光,看着这群社会最底层人的生活。

     镜头就应像人的眼睛一样,出其不意的捕捉生活,这是前苏联纪录片导演-吉尔.维尔托夫提出的纪录片观点,他反对人为介入的影响。但时至今日,纪录片种类越来越多,关于纪录片的标准,众多名家都产生过分歧,以至于将纪录片分为诗意型、阐释型、观察型、参与型、反射型、表述型六类。最近一段时间,我看了很多纪录片和vlog以及相关影评,纪录片本身没有界限存在,但豆瓣及知乎上,很多人对于纪录片都试图去深入挖掘,甚至是分析解读。对于纪录电影来说,过分的解读其实毫无意义。首先不管是从何种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出发点都是不正确和片面的,因为在影视作品中,就一般纪录片本身而言,没有深入解读的必要,更没有人定义纪录片就一定有某种规则、章法的存在。历史上的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和火车进站,其实本身就是纪录片,来往进出的工厂大门,一辆到站停靠的火车及乘客,试问如何解读?有人说,当你将摄像头绑在狗的身上,当它回来时,一部属于它的纪录片也算完成了,这当然有调侃的成分存在,但也至少说明纪录片的根本深入解读的意义。作为纪录片观众,实际上也就是旁观者,你可以是一棵树、一棵草、一块石头,在纪录片镜头的带领下,去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仅此而已。

    其实,一部纪录片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定义了,这种定义,很大程度取决于拍摄者最终的思考方式。究竟是“记录”还是“纪录”,被拍摄者某种程度上是处于被动的,所有的一切,在被真实记录下来时,拍摄者的构思始也会开始占据主动。就如同一些有关动物的纪录片一样,对于一些动物的行为,很多记录者都喜欢将其拟人化,试图把动物的所作所为隐喻到人的世界中来,这其实就是一种干涉。记录者在真实记录客观世界的影像、声音同时,不断探寻记录的意义,这才是纪录片真正的目的。而作为纪录片的观影观者,绝大部分人,对纪录片是抱着记录真实的态度去接纳,实则是被记录者引领着,观察一切。



纪录片《铁路沿线》B站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5210619/

打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苏ICP备19024584号
Powered by Z-BlogPHP & Yiwuku.com